【新解】
一、《内经》论津液
1.津液的内涵
人体的津液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人体中所含的水液统称为津液,如《素问·汤液醪醴篇》所说的“津液充郭”,就是泛指人体中的水液。②水谷精微物质,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的“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就是指水谷所化生的精微物质。③血液的组成部分,如《灵枢·营卫生会》所说的“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灵枢·决气》所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其中所说的津液和汁都是生血的基本物质。④体内的分泌物和排出物。如《灵枢·决气》所说“汗出溱溱”,《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说的“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本篇所说的“中热胃缓则为唾”等。
2.津液的区别
(1)从流动性上进行区分。
本篇说:“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流动性较好的为津,如汗水、涎唾与津相关;流动性较差的为液,如关节液、髓液与液相关。
(2)从功能上进行区分。
《灵枢·决气》说:“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津能充斥肌肤、腠理,营养肌肉、脏腑;而液主要灌注、营养骨骼、骨空,也可以润泽皮肤。
3.津液的代谢
(1)从代谢途径上说。
《素问·经脉别论篇》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说明饮入于胃中之后,经过胃、肺、脾、肾、三焦、膀胱的互相配合而完成代谢的全过程。其中肺起到通调水道的作用;脾的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肾司开合,蒸腾化气;三焦化气转输;膀胱气化以共同完成津液代谢。
(2)从代谢作用上说。
《灵枢·痈疽》说:“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雾,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说明津液在上焦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为主;在中焦则以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灌注经脉为主;在下焦以《灵枢·营卫生会》所说“渗而俱下,济泌别汁”为主。
4.津液的病理
①津液不足。包括燥邪伤津、失水失血、寒邪凝敛和水液不能布散等。②水湿泛滥。包括气虚水停、气滞水停、血瘀水停、湿邪外感等。
二、中医的“引水下行”
因为水的本性是向下行走,下行为其常,故历来没有“引水下行”一说。但水不能下行而需治疗也为其常,故确有“引水下行”之实,所以我将临床一些治疗方法称之为“引水下行”,以发古人之幽,以证今人之不诬也。
因为“水曰润下”,说明水在体内可分为能“润”之水和可“下”之水。用《名医方论》中赵羽皇的话说,就是:“人身之水有二,一为真水,一为客水。真水者,即天乙之所生;客水者,即饮食之所溢。故真水惟欲其升,客水惟欲其降。”“润下”还说明水在人体内的流向有二。一是润,即滋润身体。由于滋润身体的需要,水流向身体的各个部分,当然包括人体的上部和外部,也就是向上和向外(与内相对来说,向外也是一种向上)是其特点,如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心,向上循行,同时发挥滋润全身的作用,这种流向可以认为是一种向上的表现;二是下,即向下流动。水向低处流是事物的本性。水液在体内代谢,发挥主要作用的脏腑是肺、脾、肾。肺主治节,脾主转输,肾主开阖,而流动的主要通道是三焦。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可能出现水积于身体某处而不能正常向下流动,引发如水肿、浮肿、腹肿等病变。如赵羽皇说:“若肺气不行,则高源化绝,中州不运,则阴水泛流,坎藏无阳,则层冰内结,水终不能自行。”所谓不能自行,就是不能按照其本性流动,就会出现水往高处走,或停留不走的现象,因此出现病态的水液停滞,造成因水而成之病。
水的“润”与“下”又互相关联影响,如《温病条辨·寒湿篇》所说:“其在中焦也,水停心下,郁遏心气不得下降,反来上烁咽喉,又格拒肾中真液,不得上潮于喉,故嗌干而渴也……其在下焦也,水郁膀胱,格拒真水不得外滋上潮……今下焦水积而肾脉不得通调,故亦渴也。”水积下焦,水郁膀胱,不仅浊水不能外排,小便必不通畅;而清水也不能上润,故嗌干而渴也。说明客水停滞,不仅会出现水液代谢紊乱的一系列疾病,还会影响到真水的滋润功能,出现机体不受濡养的一系列疾病。当然反过来,真水不能濡养经络、脏腑、四肢百骸,也会影响到水液代谢能力。
引水下行包括了现在常用的以下四种方法:
一是肃降肺气。
肺为水之上源,其宣散与肃降功能,除了与气的关系密切之外,还与水的代谢关系密切。肺为娇脏,恶燥,大气呈雾状转输,方能滋养脏腑,故在表宣散则有汗,在下肃降,通调水道而有小便。若外邪侵犯,肺气宣降功能受阻,则会引起水湿停留,如风水为病之初期使用越婢汤,针对风邪上犯,浮肿(尤以面部浮肿为主)初起而设,不仅能宣散肺气,还可起到通调水道的作用。喻嘉言曾说:“越婢汤者,示微发表于不发之方也,大率取其通调营卫……营卫虚则或寒或热之气,皆得壅塞其隧道,而不通于表里;所以在表之风水用之,而在里之水兼渴而小便自利者,咸必用之。”又如《成方便读》中,张秉成在解释五皮饮时说:“治水病肿满,上气喘急,或腰以下肿,此亦肺之治节不行,以至水溢皮肤,而为以上诸证。故以桑皮之泻肺气,肺气清肃,则水自趋下。而以茯苓之从上导下,大腹之宣胸引水,姜皮辛凉解散,陈皮理气行痰,皆用皮者,因病在皮,以皮行皮之意。”可见肃降肺气就可以引水下行。
二是通达脾胃。
脾主运化水湿,有两个运行通道:①将水液向上输送到肺脏,即“上归于肺”的能力;②肺气肃降水液时,经过脾胃之地,脾胃将水液顺利地转输到肾与膀胱,即所谓“通调水道”的能力。如《素问·经脉别论篇》所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若脾胃转输能力受限,则会出现水湿停留。其中脾胃虚寒,土不能制水,水妄行肌表,就会出现身重浮肿,脾胃寒则中寒不能化水,水停肠胃,就会出现懒食不渴,二便不实。在治疗上除了化湿、化痰之外,利水导湿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如《删补名医方论》对实脾饮的分析中说:“用姜、附、草果以温脾胃之寒,更佐大腹、茯苓、厚朴、木香、木瓜者,以导水利气,盖气者水之母也,土者水之防也,气行则水行,土实则水治,故名曰实脾也。”脾与水湿关系密切,健脾运湿主要有两大方法:①燥湿、化湿,就是将湿邪就地处理解决。②利湿,利水就是将湿邪向下排至肾与膀胱,这种疗法属于“引水下行”的范围。至于大腹有水之使用舟车丸等,更是直接利水之法。
三是开阖关门。
肾为水脏,主二便。水从二便出,其流量的分配,与肾的关系十分密切。温病学家提出的“利小便所以实大便”就是一个明证。另外,小便本身的通利与否也是水液代谢的一个重要方面。除此之外,肾还将水中之清向上输送到肺,进行下一次水液循环代谢,即水向上行的情况。肾功能一旦受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关门不利,水湿即会泛滥。水液在肾脏中虽然有两个流向,但主要是以向下的流向为主导方向。在风水治疗中,刚刚开始发病时,如上所说一般选用越婢汤,然而随即则用五苓散,其原因在《名医方论》中,罗东逸说:“伤寒之用五苓,允为太阳寒邪犯本,热在膀胱,故以五苓利水泻热,然用桂枝者,所以宣邪而仍治太阳也。”说明太阳膀胱主表,而肺主皮毛,二者密切相关,宣泄太阳之邪,亦能鼓动肺气,从而增强肺的肃降能力。因为肺与肾在此时的关系与水液代谢最为密切,所以泻膀胱之热是降水的一个主要内容,同时还可起到降肺中之水的作用。泻膀胱之热就是开阖关门的一种方法。水之关门虽在肾与膀胱,但其开阖同时还与肺、脾相关,赵羽皇在解释五苓散药物时说:“方用白术以培土,土旺则饮水有制也;茯苓以益金,金清而通调水道也;桂味辛热,且达下焦,味辛则能化气,性热专主流通,州都温暖,寒水自行,再加以泽泻、猪苓之淡渗者佐之,禹功可奏也。”可见五苓散虽然以开阖关门为主,也是培土、益金、辛化、热通相互组合而成,与肺、脾、肾、三焦等脏腑均有关系。
四是温煦肾气。
肾藏真水,真水上行,与心相交,由心入肺,从肺系上循咽喉,开窍于舌下玉英、廉泉。若真水不能正常上行,或肾虚上行之水不足,会引起咽干舌燥,夜寐为甚。平人之不渴者,全赖此脉之通调。临床上常用增液汤为主治疗慢性咽炎,使用的就是养肾水的办法。若寒湿阻滞肾经之时,火不煦土,气不化湿,水不成津,脾津不能上贯口舌,则邪水反而上泛口舌,会出现痰涎增多的表现。小儿流涎症多由此引起。曾有人报道,使用生南星当中切开,切面敷在小儿涌泉穴处,一个晚上后拿下,敷处出现水疱,挑破水疱后即可治愈此症。生南星辛温,敷于足少阴肾经起点涌泉穴处,起到温肾的作用,肾得温煦,邪阴消散,水不上泛,则痰涎正常而不外流,故能治疗小儿流涎症。我曾遇见一中年妇人,每日靠在睡椅上流涎不止,旁边放一石灰盆接着涎水,几乎不能外出活动。某医用金匮肾气丸,连续服用一年有余症状方获减轻,可见治疗不易。又如痰饮阻滞胸中之阳,其治疗的主要方法是温阳利水,如《删补名医方论》中赵良所说:“呼气之短,用苓桂术甘汤之轻清以通其阳,阳化气则小便能出矣。吸气之短,用肾气丸之重降以通其阴,肾气通则关门自利矣。”痰饮阻滞胸中,也是水湿阻滞的一种表现,病虽在肺胸,但其原因与肺、脾、肾均有关系。其中一个主要症状是气短,因此赵良先生用气短来举例。气短的治法此时不仅是宣肺气,还得以利小便、通关门为主,可见化气、通阴、温煦肾气与“引水下行”关系之密切。
湿邪因雾、暑犯人,人因此上受,因饮食不调而中焦受邪,因湿地久居而湿从下起,侵犯人的途径很多。缠绵难愈之病往往令医患头痛不已,若能在治疗上恰当运用“引水下行”法,就可以条分缕析,以简驭繁,从而取得满意的疗效。医者何乐而不为? 灵枢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