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
关于中医中的“顺”、“便”与“度”
“顺”,指顺从,顺利,平和,丰满,相协调。《灵枢》中关于“顺”的描述计有58处,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顺逆指气血运行正常,如《灵枢·五乱》中说:“营气顺脉,卫气逆行”;②指气血运行的正常与否,如《灵枢·逆顺肥瘦》中说:“此言气之滑涩,血之清浊,行之逆顺也”;③指形体与气、脉之间的关系,如《灵枢·小针解》中说:“言形气之平,平者顺也”;④指中医治疗与病情的相和关系,如《灵枢·官能》中说:“可使行针艾,理血气而调诸逆顺”;⑤指人体与天气相适应的关系,如《灵枢·本神》中说:“顺四时而适寒暑”;⑥指疾病与脉象之间的关系,如《灵枢·热病》中说:“脉顺可汗者”;⑦指情绪的变化,如本篇所说:“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⑧指四海的有余或不足,如《灵枢·四海》中说:“四海之逆顺”;⑨指津液的流向正常与否,如《灵枢·五癃津液别》中说:“此津液五别之逆顺也”;⑩指医生医疗能力的好差,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说:“顺者为工,逆者为粗”。
如何做才是“顺”呢?
一是入国问俗,就是要了解当地百姓的风俗习惯、生活习俗,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所说,不同的地域及气候变化,人们的居住条件、饮食习惯、穿着打扮,可以造成不同的体质,又如《素问·移精变气论》所说:“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因此不同国度、地域,会出现不同的疾病,即使是同一种疾病,各国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入国问俗就成了辨证论治的一个首要组成部分。
二是入家问讳,就是要了解家庭中的忌讳,每个家庭的喜爱乐好、尊长信仰、饮食偏好、作息劳逸会形成一种人们的内心记忆和心理期望。因此,入家问讳不仅不会犯讳,而且是掌握和拿捏治疗方法,恰当使用药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辨证论治下一步实施的需要。
三是上堂问礼,就是要对病人及其家属客气和尊重,以尽快取得病人及其家属的信任,这在中医的治疗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得不到病人及其家属的信任,治疗效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信任度反映了病人内心世界的变化,非常有利于调动人体内在的潜力,因此信任度越高,治疗效果越容易表现出来。一些年轻医生不明就里,以为只要辨证准确,其他很少考虑,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四是临病人问所便,所谓“便”,包括平秘阴阳,调理寒热,安定情绪,适应环境等诸多内容。本篇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①单纯针对性治疗,如“中热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即用寒药治热证,用热药治寒证,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所说的“治诸胜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②综合针对性治疗,如“胃欲寒饮,肠欲热饮,两者相逆,便之奈何?”虽然本篇没有写出具体的治疗方法,但在《灵枢·刺节真邪》中对两者相逆的病情却作了解说,可以参考:“上寒下热,先刺其项太阳,久留之,已刺则熨项与肩胛,令热下合乃止,此所谓推而上之者也。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伤寒论》中五泻心汤寒热并用也可以作为使用中药协调寒热的范例。③心理针对性治疗,如对王公大人血食之君“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④按标本先后进行治疗,如“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⑤注重养生、调剂、保养,如:“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至邪僻也”。
顺主要讲顺应,是人们主动去适应周围环境;便主要讲调整,是人们在特殊情况下被动地去改变人体与自然的关系,使之适应周围环境。“顺”是“便”的指导思想,“便”是“顺”的操作部分。作为一位自然人来说,“顺”是养生的主要内容;作为一位医生来说,“便”是医疗技巧的最高境界。如何达到“顺”与“便”?主要就是掌握一个“度”,中医非常强调“度”,难也就难在一个“度”字上,所谓“度”,就是恰到好处。不同的季节、地域、人群、身体、疾病、病态都有不同的治疗要求,在大的治疗方针指导之下,也会有“过则为害”的情况,处理过了不行,不及也不行。即使处理方法没有问题,但病重而药轻、病轻而药重都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结果,有的甚至出现负面影响。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的各抒己见,虽然各有长处、重点,但二者的处方互相并不禁用,如《温病条辨》之用桂枝汤,现代感冒普遍使用银翘散等,都有其中的“顺”、“便”之处,只要掌握好“恰到好处”的要求,一样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可见“度”是“顺”、“便”的尺度和标杆,实施“顺”、“便”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度”的运用。 灵枢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