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教书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农女多娇:秀才郎请自重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夜晚悄然降临,傍晚的夕阳彻底没了光芒,天边之余一片沉重的黑色。
“轰隆隆!”
一道白光刹那间划破黑夜,紧接着又传来了雷鸣轰响,狂风忽起,四处野草树枝簌簌作响,头顶阴云积聚,眼前伸手不见五指。
时间差不多了,周锦绣站起来,迅速往李家院子奔去。
此时已近子时,村内所有的灯火都已近熄灭,两人摸黑进了院子。
她找了个空旷的地方,仔细查看感受,但并未看出任何不妥的地方。之后本想去找找那瘸子的住处,可一声闷雷响起后,竟下起了瓢泼大雨,两人狼狈的跑回河塘边的小破屋,最后在里面躲了一晚上的雨。
次日晨,雨过天晴,晨光微曦。
周家一家人都起了个大早,虽说是到了镇上,可依旧每日忙活的很。
周成实每日忙着做蛋糕糖果,周红霞和张含梅十分不好意思一直住在别家,除了将家务活儿包揽下来,偶尔也偷偷接一些缝补刺绣的私活儿。
至于安安阿丽两小家伙,自从周元吉学堂放了农忙假,整日更是苦不堪言。
一大早,众人吃了早饭。
虽不是赶集日,可周成实今日却有大事儿,出门去谈一桩生意。
如今他这点心摊儿越来越有名,每次上街卖的都供不应求,不少人每次排队都买不到,拖着他抱怨半天,加上羊奶的供应不稳定,并不是每次都能做出蛋糕来。
所以除了做点心,他还得费精力去找大量的新鲜羊奶,这实在是麻烦的很。
恰巧前几日同在生意场上的一个小贩儿告诉他,隔壁高山镇有个叫做陈元尔的,家中做着贩卖牛羊的工作,每日经手的牛奶羊奶都不少,平日都是低贱卖了,若是卖不掉也只能浪费。
若能跟此人将生意谈妥,每日从高山镇运来新鲜羊奶,那么所做蛋糕量也能增大许多,顾客也就不必等的太过着急了。
决定过后,周成实将家里的事儿吩咐好,让放假在家里的周元吉照顾好院子里专门给四海酒楼种的小菜园子和小鱼塘,还有家中四个女人,随后便去村镇外问了路,寻了牛车,开始往高山镇赶去。
周元吉本想一起跟去,可一看家中只剩下几个女人,心里也放不下,便留了下来。
“安安,阿丽,来,背一下昨日我教你们的几句三字经。”
此时早晨阳光正好,昨夜大雨留下的雨滴还未完全干涸,几滴挂在树梢,几滴挂在房檐,透过晨光竟都闪亮起来,透出一股清新的活力劲儿来。
周元吉也换了读书人的青衫,站的挺直,单手背在身后,一手执书卷,神色严厉的盯着坐在下方,面上犹带倦意的两小家伙,清晨的光越过房梁,斜打在他上半身,印出鲜活的颜色。
“怎么,昨日回去没背吗?”
他声音冷淡,两小孩儿却吓的一颤,安安咬着牙站起来,满脸委屈的顶嘴。
“大哥别乱说,我们背了。”
周元吉面无表情看她,嘴唇微张,吐出一字。
“背!”
他越是面无表情,安安倒越怕,手心都出汗了,又不敢看他,便低着头磕磕绊绊背了起来,“子不学,非,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知——”
到最后一个字,她一紧张竟又忘了。
阿丽看的着急,在一旁侧着脸朝她挤眉弄眼,嘴巴不断做出“义”字的唇形,安安想了半天,脑子总算是被捋顺,连忙大声道:“不知义!”
周元吉还看着她们,院子一下子安静下来,他瞧了眼放在一旁的藤条,两小孩儿当即吓的一颤,下意识握住自己的手掌,感觉上面一阵火辣辣的。
糟了,大哥不会要打手板了吧!
但周元吉倒没动,只从一旁抽出两张宣纸,每张上面都写了一排端正的大字,正是安安刚背的这一段三字经。
“刚给你们将了百家姓的由来,现在你们先临摹,等会儿我仔细讲一番这段话的意思,记住,今天必须全部记牢。”
“是是是!”
两小孩儿立马笑嘻嘻接过宣纸,只觉得逃过一劫高兴的很,也没觉得临摹辛苦了。
这时,张含梅和周红霞各自端了茶盏点心过来。
“元吉,你也别太累了,休息会儿吧,吃些点心。”
“安安,阿丽,来洗洗手吃点肉干。”
两人一来,安安阿丽立刻跟解放了似的,就要扔笔跳起来,但被周元吉一瞧,两人又像是被霜打了茄子,蔫了吧唧的坐了回去。
安安幽怨的看着自家大哥,嘴里嘀咕着,“大哥真坏,这么凶,还是秀才哥哥好。”
想着她看向阿丽,在她耳边悄声道:“阿丽姐姐,等秀才哥哥回来了,我们让秀才哥哥教好不好,他可比大哥温柔多了,才不会这么凶呢。”
周红霞瞧着安安阿丽被逼着写字倒觉得心疼,便劝道:“大哥,不如让他们俩也休息休息,等会儿再写。”
周元吉摆手,“自是要吃些苦头的,况且我下个月又要回学堂,抓紧时间些好。”
张含梅将茶盏递给周元吉,又看了眼自家满脸委屈的闺女,感慨笑道:“是啊,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也是对她们好,这世道对女儿家总是难些,多学些,以后总多些希望,更何况,元吉还要考秀才,考状元的,之后定然也不能再花太多时间教导她们了,现在苦就苦些吧。”
周红霞瞧了眼两人,低下头默默喝茶,没再说话。
周元吉看着张含梅,忽然问道:“含梅嫂嫂,以往是否也开过蒙,念过书?”
张含梅:“为何这么问?”
周元吉微微低头,嘴角露出丝极淡的笑容,“我瞧嫂嫂与这村镇其他女子总有些不同,言谈有礼,目光也不囿于这小小宅院,因此才有这想法。”
张含梅愣了愣,眼底多了些什么,声音不自觉低沉起来,“家道未中落时,家父曾为我请过先生,也算开过蒙了,可惜只读了几个月……”
她声音断了下来,周元吉意识到问错话,正欲换个话题,院子忽然被人敲响。
“爹,大哥我回来了。” 农女多娇:秀才郎请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