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轻松幽默侃唐朝

三十八: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三十九:王世充的“首脑效应”

轻松幽默侃唐朝 草军书 4771 2021-04-06 0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三十八: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李密是一个儒将,他思考问题很全面,他知道,要想取杨广而代之,就必须先在理论上论证出现存政权的反动性,激起大家的愤怒,号召众人群起而推之。

  不得不承认,李密确实不同于一般的造反者,他具有很缜密的思维、很开阔的思路。当时造反者多如牛毛,也有不少人形成了一定的气候,但没有一个人像李密那样“心怀全国”。他们都苟安于自己盘踞的一隅,今朝有酒今朝醉,有花堪折直须折,从来没有走出自己、突破自身的想法。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李密和所有造反者的区别,最般配的四个字是:鹤立鸡群。

  李密找来了自己的秘书祖君彦,要他原创一篇讨伐杨广的檄文。祖君彦是两个月前才来投奔李密的,以前他一直是隋朝官员序列中最低级的九品小官。这个人才华横溢,却终身得不到重用,原因是因为他的父亲“成分”不好,历史不清白,是个货真价实的大奸臣。

  祖君彦父亲祖廷是北齐高官,他出于个人权欲目的,帮助北周冤杀了北齐名将斛律光,这一事件是导致北齐最终灭国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吃里扒外的小人行径让隋文帝特别瞧不起,所以当他得知才情满腹的祖君彦是祖廷的儿子时,立即向对自己推荐祖君彦的吏部侍郎薛道衡说,我不需要这样的人。

  祖君彦太吃亏了,吃了“父债子还”的冤枉亏。人都说“千好万好不如有个好老爸”,可对祖君彦却是“千坏万坏别有个坏老爸”。生为儿子的祖君彦什么坏事都没做,却要为老爸的坏行为签字买单,这虽然是因为杨坚过于主观武断所致,但也提醒了全天下所有为人父母者,要想不使自己的儿女成为“负翁负婆”,为人处事要谨言慎行,无愧于心。

  不但是杨坚讨厌祖君彦,杨广也照样不喜欢他,所以,祖君彦在隋朝不见阳光好多年,投靠李密后,他马上得到重用,成了李密的“御用秘书”,李密除了情书以外的所有的官方文件、发言、书信的起草都出自他手。

  不同以往的是,这次李密交给他的这个任务将使他永远名垂千古,彪炳史册。

  一方面是杨广确实作恶多端、罪行累累,一方面也可能是祖君彦将杨氏对自己无端“封杀”的愤狠揉进文脉,“情”凝笔端,以我手写我心,挥就了一篇讨伐杨广的著名檄文《檄洛州文》,文中列举了杨广的十大罪状,每一条罪状都达到了批捕标准,如弑父杀兄、夺低篡位、乱伦好色、奢侈腐化、草菅人命等等等等。檄文中,祖君彦给杨广的罪行打了个比喻,说他的罪恶“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翻译成现代文大意是,用尽南山所有的竹子做成竹简,也写不完杨广的罪状;把东海的水全部放出来,也冲洗不净杨广的罪恶。这就是成语“罄竹难书”的由来出处。

  祖君彦的《檄洛州文》这篇令杨广看后两眼发直、三叉坏死、四肢发凉的原创作品发表后,简直是一语惊坛(隋朝政坛),引起了巨大轰动,人人争相传阅,全国各郡县一片叫好之声,评价就一个字:顶!

  此时,李密和他的瓦岗寨品牌如日中天,确已临近金字塔之顶。很多人在这篇文章的鼓动下,热血沸腾,主动报名加入瓦岗寨。可见,文字也能产生战斗力。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祖君彦“一檄成名”,后人总是将他这篇檄文和骆宾王起草的《讨武墅檄》相提并论。这两篇檄文都激情澎湃、文采斐然,可以比照“诗坛”中的《孔雀东南非》和《木兰诗》,合称为“檄文双璧”。

  遗憾的是,这个拥有“罄竹难书”一词知识产权的才子和那个同样写出了“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名句的骆宾王,结局都令人感伤,一个死亡,一个失踪。祖君彦在写完这篇文章的第二年,就因李密兵败被杀。而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则在起兵反对武则天的徐敬业迅速失败后不知所踪,成为一桩历史谜案。

  以往不同今时,那时候,秘书有风险,入“仕”须谨慎。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李密和祖君彦,这两个为中国语言作出重要贡献的造反男,出奇一致地创造出了两个带“书”字的成语。一个“牛角挂书”、一个“罄竹难书”。如果按照唯心论的思路,“双书”结合能不“双输”吗?

  “双输”只是本书的调侃之言。当时的李密正处在事业金字塔的顶部,头脑中没有输的概念,此刻,他的目标锁定了洛阳。

  此后的一年里,李密带领瓦岗军在洛阳周围转战厮杀,血流成河。在这座厚垒坚城下,他遇到了一个最终让他败走麦城的隋军将领-------王世充。

  三十九:王世充的“首脑效应”

  说到王世充这个名字,不了解历史的人也许不太熟悉,但要提到使李连杰一举成名的电影《少林寺》里面那个大反派王仁则,肯定不少人有印象。王世充就是那个大反派王仁则的叔叔。

  王世充头发天然卷曲、有着西域胡人血统。早年,他们家是住在西域的,后来才迁居到内地。当年,他爷爷去世后,年轻漂亮的奶奶带着他的儿子,也就是王世充的父亲,改嫁到一个王姓官员家中。所以,从王世充老爸这辈起,他们家的胡姓“支”便改成了汉姓“王”。

  历史资料显示,少时的王世充是一个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他“颇涉经史,尤好兵法及龟策、推步之术”,同时还“善敷奏,明习法律”。

  不仅如此,他还有一项善于辩论演讲的特长,“利口饰非,辞议蜂起,众虽知其不可而莫能屈。”这一点太了不起了,诡辩水平简直已入化境。别人明知道他的论点不对,却无法用论据去驳倒他。这样的口才,如果参加现在的国际大专辩论赛,只要他有兴趣,每届的“最佳辩手”非其莫属。

  但奇怪的是,一个拥有如此令人羡慕的口才和思维的人,成年称帝后,却因其说话罗嗦、词不达意而被众多部下厌恶鄙夷,甚至反出其门,这太令人费解了。

  由于家庭出身比较好,王世充从隋文帝当政末期就开始在政府担任小官。从杨玄感造反开始,他逐渐崭露头角。从这一年开始,他先后带兵击败了朱燮、管崇、孟让等造反农民军将领,由此进入了隋炀帝杨广的视线,杨广“以世充有将帅才略”,拨给了他一些兵马,让他去镇压一些尚未形成规模的小股农民起义军,他的肃反能力是不错的 ,每到一处,“所向尽平”。

  王世充的命运拐点发生在杨广雁门被围的那一年。

  大业是一年,杨广被始毕可汗几十万大军团团包围的消息传出后,王世充的反应异于常人,非常强烈。当时担任江都郡丞的王世充将自己的军队全部集合起来,准备到雁门去救皇帝(三千多里地,去得了吗?)。得知杨广遇险,王世充比死了亲人还着急难受,他“在军中蓬首垢面,悲泣无度,晓夜不解甲,藉草而卧”。

  佩服啊佩服。应该说,隋唐时期,表演艺术水平已经十分发达,涌现出了许多技术精湛的表演艺术家,杨广、李渊、王世充都是当时的杰出代表。

  王世充的表演风格和杨广、李渊不是同一流派,和那两位老兄的“婉约闷骚型”不同,王世充属于“豪放嚎啕型”。他竟然可以做到为和自己关系一点也不亲的皇帝整日整夜啼哭,而且还不刷牙不洗脸,连睡觉都不脱衣服,不盖被子,往烂草堆里一仰就算是休息睡觉。好像没有杨广领导自己,自己就活不下去了。要是那一次杨广真被突厥干掉了,不知道这位因领导遇险就“悲愤难抑”的“王哭哭”会不会真的难过得自杀殉主?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有人可能会说,古代臣子为自己的皇主担心揪心也属正常。可是,这种行为发生在王世充身上就不正常,因为王世充绝不是个忠臣。杨广死后,他的面目就露出来了,逼杨广的孙子让位给他不算,还痛下杀手,将这个十几岁的少年毒死。

  王世充的这次行为艺术表演显然是有心计有目的的 。他想向主人表示忠心,以期吸引杨广的注意,从而得到提拔重用。

  马屁虽然也是屁,但它在有些人嗅觉里是奇香如麝的。这次的“首脑效应”很明显。杨广首脑上的五官除了眼睛外,其它的器官都被王世充成功调动起来:鼻子闻到了马屁香味,耳朵听见了部下的“义行”,剩下的嘴巴当然要给这种少有的“义士”封官了。

  表演获得空前成功。杨广听说这件事后,“以为忠,益信任之”。

  取得了皇帝的信任就等于和成功握手了。不久,杨广就开始给王世充授信,而且信用额度还比较大-------江都通守兼江都宫监。

  隋时的江都就是现在的扬州市。这座不大的城市由于杨广的特殊偏爱,在隋代显得不同凡响。杨广末期,这里成了实际上的“首都”,因为大隋的皇帝杨广一直住在这里。所以王世充的这个职务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江都宫监,这是个手眼通天的职位,负责皇帝行宫的一切具体事务,直接对皇帝本人负责,只要把皇帝伺候得心满意足,政治前途不可限量。

  王世充揣摩领导心思的手段很高,在江都宫,杨广想到的,他都能想到,杨广想不到的,他也能想到。他知道杨广最喜欢美女,便动用国库物资钱财从江淮一带搜罗了大量美貌少女充入宫中,供杨广玩乐。这愈发让杨广觉得,王世充是个贴心人,对他的信任更胜以往。 轻松幽默侃唐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