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轻松幽默侃唐朝

三十九:狗日的安禄山(5)

轻松幽默侃唐朝 草军书 4129 2021-04-06 0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阁罗凤是个亲唐派,他自知实力不够,同时也不愿意和唐朝发生正面战争,于是主动遣使向鲜于仲通谢罪,表示自己愿意退出云南郡,并送还所有唐军俘虏,请对方罢兵。阁罗凤还特意告知这位大唐司令官说:“若不许我,我将归命吐蕃,云南非唐有也。”

  我先把话撂这儿,你要是打我,我就去转投吐蕃,到时候云南就成了唐朝对手吐蕃的势力范围了,你这个司令自己掂量着办。

  国王的话说得这么严重,而且又有和解的余地,如果脑袋里装的不是面粉跟水的混合物,对牵涉到如此重大的国家战略利益之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借机休兵讲好,警告对方下次有话好好说,不许动不动就擅杀朝廷命官,再奏请皇帝给个组织处分,下次见面吃饭时先罚酒三杯什么的,然后大家相逢一笑泯恩仇,你继续帮我挡吐蕃,我继续封你云南王,典型的互利双赢,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脑残的鲜于仲通把阁罗凤的示好当成了示弱,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固执地向南诏发起攻击,结果在西南大山里一败涂地,六万人死于战场。

  “仅以身免”的鲜于仲通逃回长安后,杨国忠发挥其超级骗子特长,在唐玄宗面前“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

  这真是天下奇闻,明明是败得凄惨还惨,他却在皇帝面前汇报说,这次西南战役,我天朝大军直捣贼窝,取得完胜,应该给战役指挥官鲜于仲通同志发奖状、办勋章。

  这样荒唐之谎扯的还不止一次。三年后,自己兼任剑南节度使的杨国忠再次兵进大西南,他指派剑南留后李宓领兵七万第二次出击南诏,结果当然还和第一次一样,大军被阁罗凤诱进深山老林,病死的饿死的战死的,七万人一个不剩全部命陨沙场,连主将李宓都成了俘虏。

  败讯传来后,杨国忠还是老规矩:“隐其败,更以捷闻。”又装出一脸高兴的样子向玄宗报喜,说前方又打胜仗了,都是皇上您老人家指导有方啊!

  这时候的唐玄宗已经糊涂到近乎老年痴呆了,杨国忠怎么说他怎么信,甚至还以沾沾自喜、志得意满的口气向高力士大发感慨说:“朕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夫复何忧!”

  我已经老了,把朝中政事委托给宰相处理,把边防军事委托给边将处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真是糊涂人说痴呆话呀!现在流行的一句顺口溜是:内事不决问老婆,外事不决问百度。他倒好,内事不决问国忠,外事不决问禄山。太讽刺了,他最信任的两个人竟然是害他最深、坏他事最多的两个人,两人在豪华的唐朝大厦中各怀鬼胎地一个用锹在里面挖,一个拿刀在外面剜,终于同心戳力把这幢摩天建筑给弄到摇摇欲坠的份上。

  其实唐玄宗当时真的是人在忧中不知忧,那时候李唐政权已经被李林甫和杨国忠这俩奸相接力,“前腐后继”地搞得虚空污浊、混乱不堪。他在发完这句自我感觉超好的感慨后仅一年,他最看重的边将安禄山就用实际行动扇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带着十几万军队来抢他屁股底下的那把金椅子。

  本人智商有限,实在闹不明白时年七十岁的唐玄宗为何糊涂到如此盆地水平?年轻的时候,他也配得上雄才大略这个词呢,不然怎么能童少时代就能博得人凤武则天的垂爱?不然怎么能够一举击败自己的那个堪称人精的太平公主姑妈,从老爸手中抢得政权!

  可四十年后,他已经变得早已不是他了。如果说他是老糊涂了,那么比他还大一岁的高力士为啥一点也不糊涂呢?在他跟高力士大发那句能让他的政敌笑掉大牙的愚蠢感慨时,高力士却清醒而善意地提醒他说:“臣闻云南数丧师,又边将拥兵太盛,陛下将何以制之!臣恐一旦祸发,不可复救,何得谓无忧也!”

  我又要忍不住说那句老套的台词了:同样是七十岁的老人,差别咋就这么大哩!瞧人高力士多清醒,他说得句句在理,而且后来都应验了,边将安禄山势力是馒头大过蒸笼,朝廷终无法制衡;安史叛乱一起,朝廷果然眼睁睁地看着他沦陷两京,不可复救。

  想一想,唐玄宗当时唯一的明智之处就是知道自己老了。可既然知道自己老了咋还不主动辞职退休,让位给早已等得苦巴巴的儿子李亨呢?

  唉,不怪唐玄宗啊,要怪就怪皇帝手中那比肥肉还肥的权力太过诱人。想必即使活到世纪老人的份上,唐玄宗可能依然会霸在皇位上,深情高唱“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它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的。

  杨国忠的欺骗手段其实很拙劣,唐玄宗只要稍稍深入基层调查走访一下群众,一切就可真相大白,但此时的他已经严重脱离现实,这方面的表现,他比秦二世、隋二世这样的亡国君王也好不到哪去。跟杨国忠使用的手法一样,当年赵高也是这么糊弄秦二世胡亥的,陈胜吴广都快打进咸阳了,赵高却骗他说,没事没事,天下太平着呢,都是些小打小闹的穷鬼在扑腾;隋炀帝手下忽悠他的手法也雷同得跟一个师傅教出来似的,那些朝廷高官面对暴虐无常的杨广,都睁着眼睛说瞎话,全国各地已经三十六路诸侯、七十二股土匪山头林立了,他们还对杨广说,皇上你尽管在家吃放心饭睡放心觉玩放心牌美女,外面闹得欢的只是些不值一提的小蟊贼。

  特地用两个昏君来丈量下晚年的唐玄宗,他的不可饶恕的大罪错全在糊涂的晚年,差一点就步胡亥、杨广后尘,变成了末世亡国君。

  由于杨国忠的肆意欺骗,胡乱对南诏用兵,给唐朝留下了严重后遗症。两次南下远征损失了十几万军队,致使唐朝国内兵员几近枯竭,以至于安史之乱发生后,唐朝国内无可征之兵,不得已向回纥借兵平叛,引发了回纥兵收复洛阳后的大抢劫、大强奸、大破坏的悲剧。

  这两次无聊的南诏军事行动兵员来源分为两部分,一小部分是从哥舒翰的西北军团抽出来的,当时哥舒翰正在西北前线和吐蕃军队时不时顶牛打斗,碍于杨国忠的面子,不得已挤出一部分士兵南下远征。而大部分兵员都是来自于当时的国家心脏地区两京(长安、洛阳)、两河(河南、河北)一带的青壮年。这些人并非是抱着参军报国打胜仗的决心,胸前戴着大红花被敲锣打鼓送到军营的,而是被杨国忠抓壮丁抓去的。

  天宝时期唐朝的兵役制度已经由先前的义务兵制改为职业军人制,国家对主动到边境从军者发给土地房子,还允许家属随军,老婆孩子都可以跟着一起去。所以活抢青壮年从军的事情在杨国忠之前基本没发生过,武则天那么野蛮,打突厥和契丹时都是发告示在全国公开征兵的,愿者报名,不愿者你跟家呆着,没人强迫你去。

  可杨国忠不,他像绑匪一样绑人去战斗,对于拒绝参军者,“连枷送诣军所”,拷起来直接拉到军营,没什么同意不同意这一说。诗史杜甫的《兵车行》记录的就是这一时期的抓壮丁情况:“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能不哭吗?因为当时老百姓都知道,北方兵去南方大山沟大森林里打仗,此时的生离即相当于死别,基本上是一去不回的。事实的确印证了他们的预期,那十几万北方汉子都无谓地死在了南方,连尸骨都暴于野外,无人收埋。

  抓人参军在开元之前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但自天宝安史之乱以后就变得家常便饭了。杜甫的《石壕吏》讲的就是抓壮丁之事,那个年迈的老翁就是怕被当成壮丁抓走,不得已抛下老伴和穷得连裙裤子都没得穿的儿媳翻墙逃走的。也不知道那个被抓走的老奶奶她的最终结局如何?她后来回家了吗?她见到自己的老伴和孙儿了吗?

  唉,我看这种美好结局的可能性极小,生在乱世时代,能苟且活命就算不错了,一切美好,和他们隔着外太空的距离。

  唐朝的乱世时代可以说是杨国忠和安禄山共同开启的。杨国忠因为安禄山瞧不起他,不听他的话,所以整天绞尽脑汁想着如何算计安禄山,几乎把扳倒安禄山当成一项正经事业去经营,一得空就在玄宗跟前说安禄山想谋反。

  说安禄山谋反的不止杨国忠一个,太多了:王忠嗣说过,哥舒翰说过,张九龄说过,连太子李亨都亲自提醒老爸说,安禄山反状明显,“请以罪诛之”,要求老爸找个借口把安禄山杀了,以绝后患。 轻松幽默侃唐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