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我们可以想像一直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的李世民看到这封奏章时的慌乱、恐惧与绝望。登基之后,李世民曾就这次密奏事件以责备的口吻对傅奕说:“汝前所奏,几累于我。”的确,这种来自天意的奏报,绝大多数封建帝王都是宁信其有的,要是碰到个视皇位如生命的残忍皇帝,将当事人或偷偷摸摸或光明正大地给“结果”了,也是正常的事情。
李世民觉得太可怕了,在冠军、亚军都还在的情况下,自己这个连季军都算不上的运动员竟被冠上了有当教练和裁判的潜质。他感觉自己已经被危险包围,如果不尽快冲出这个包围圈,很可能会成为永远也出不来的“圈内人”。李世民不想被圈在随时都可能爆发的危险里面,他决定,与其让危险后来爆发,不如自己抢先爆发,争取主动。
和在战场的迅速果敢一样,李世民当机立断,毫不迟疑,在看完老爸转给他的密奏后,立即制定了反击太子集团的全盘措施。一场震彻中国史坛的宫闱惊变即将发生!催生惊变发生的直接诱因则是太子集团的“端锅计划” 和“拆灶工程”,而点燃这场惊变导火索的则是傅奕的那封密奏。
傅奕成了唐朝卖火柴的大男人。
李世民和他的团队成员经过一番紧急“磋商”,决定也给李渊呈上一封密奏。奏折上的内容极具爆炸性,即令是在一千三百年后的今天,这种内容也同样能成为媒体娱乐版的头版头条:“建成、元吉淫乱后宫。”
这可不是一般的绯闻和生活作风问题,而是大逆不道的乱伦。虽说那时候讲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程朱理学还没有产生,但违反人伦的淫乱同样是儒家礼教最为不齿的行为。李渊的嫔妃就是李建成、李元吉的庶母,皇帝的儿子竟和庶母私通,这比曹禺的戏剧《雷雨》里的情节还雷人!
对于李世民所奏的这件宫廷“拉链门”事件,后世少有人相信,都认为这是故意往对手身上泼脏水的虚妄之词。史学巨匠司马光对此事的看法是两个四字短句:“宫禁深秘,莫能明也”。在官方言之凿凿的记载面前,司马光还坚持说他搞不清楚事情的真假,显然是不相信这是真的。
其实从六月初发生的一系列连锁事件来看,李建成和李元吉秽乱后宫这事应该是政治斗争中的无中生有之把戏。李建成和李元吉妃妾众多,而且必须依靠老爸的力量才能压制秦王,怎么可能愚蠢到将暂时的生理欲望凌驾于长久的政治生命之上?这不是拿别人的刀往自己头上砍吗?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李世民应该是个爱撒谎的青年,但他撒谎的手段很高明,他没有朝老爸大喊“狼来了”,而是大喊“色狼来了”。
狼和色狼的区别在于,狼是四条腿,色狼是两条腿。多一个字就多出了无数种引人联想故事内容。
事实上李渊最在意、最痛恨的两腿狼纯属“子虚”乌有------是儿子虚构出来的。既然雷死人不偿命,那就可劲地雷呗,反正雷责不用自负,况且,李世民本来就想雷死太子,一雷永逸。
李渊听说儿子竟和自己的女人有不正当两性关系,惊怒中带着半信半疑。他对报料者李世民说:“明当鞫问,汝宜早参。”李渊决定在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就这件伤风败俗之事让三个儿子当面对质,以确定真假。
李世民密告太子和齐王淫乱后宫的信息很快被内宫张婕妤探知,她马上将这一十万火急的情报传给了李建成。李建成于是找来李元吉商量对策。李元吉主张掌管好东宫和齐王府的军队严阵以待,并以身体有病为由,不参加朝会,观察局势变化,以静制动。
小三李元吉提出的是一条上好的建议,如果李建成照此办理,那么急于想以动制静,将李建成调出宫府兵的势力保护范围再行歼之的计划将彻底破灭,玄武门前的血战也将不复存在。此后,李世民在朝廷的处境也必会越来越艰难。但自我感觉良好的李建成拒绝了这一有可能改写他个人甚至历史命运的建议,他胸有成竹地回答李元吉:“兵备已严,当与弟入参,自问消息。”
胸有成竹不如胸有城府。李建成觉得自己在各方面已经布置得万无一失了,完全可以高枕无忧地和李元吉一起大摇大摆地去朝堂对质,当场戳穿李世民的阴谋,然后再反诉对方的诬告陷害,趁势将秦王彻底击倒。对你死我活争斗了这么久的政治对手来说,这确是一个太诱人的机会了,只需一招,就能将一直使自己寝食难安的强大敌人置于死地,也无怪乎李建成高兴得忘乎所以了。
李世民这次选择的是一条“不归路”----这条路上不是他不归就是李建成不归。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政治豪赌,胜了就可以控制政治中枢,化险为夷、前程似锦;败了则毫无疑问地会肝脑涂地、夷灭全家。险中求胜的李世民偷偷为他的哥哥弟弟挖了一条通往死亡的阴沟,而彼时势力已完全处于上风的太子李建成却由于缺心眼和没准备,竟真的在阴沟里翻船了。
六月四日,李渊一家“四口三方”分别忙着不同的三件事。
原告李世民指挥秦王府的猛将精兵潜伏在玄武门附近;被告李建成和李元吉心情愉悦地梳洗打扮等待上朝;主审法官李渊则召来了裴寂、萧瑀、陈叔达、封德彝、宇文士及等多名高级陪审团成员,准备公开审理这件桃色案。
可是,李世民并没有把这事当成案件,而是当成了案板。他要在案板上把对手像鱼肉那样地给剁了。他的父亲、哥哥和弟弟都没有想到,这是李二郎的引蛇出洞之计。
李建成和李元吉相伴着一起出门了。太子的东宫和皇宫大内紧挨着,就隔着一堵宫墙。李建成只要向西北方向拐个弯,穿过玄武门,就可以入朝见到主审官爸爸了。但这个弯兄弟俩永远也拐不过去了,因为他们一出门就拐进了一条“死胡同”。
玄武门是长安宫城的北门。玄武门并非唐朝所独有,其它的历史朝代也同样有叫玄武门的城门。因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四种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在中国古代分别代表着东西南北四种不同的方位。但不同朝代的玄武门有一点是绝对相同的,那就是凡叫玄武门的一定是北门。
太子和齐王走到玄武门旁时,敏锐地感觉到了将要发生的危险。两人立即勒马后转,不顾一切地向顺着来路向东宫跑去。李世民见他们突然往回跑,急忙“从而呼之”,跟在他们后面大声呼喊他们。估计是喊“大哥,请留步”、“三弟,等等我”一类的废话,因为李世民不能确定他们是否已经识破了自己的半路截杀计划,也许在想,他们可是回家去取身份证工作证暂住证和入宫通行证呢?
从这个细节看,李建成和李元吉当时并没有完全进入李世民所布设的口袋阵。否则的话,李世民也不用追着他们屁股卖力地吆喝,想把他们赚回来,因为只要进入了伏击圈,这势单力薄的兄弟俩是没有任何逃脱可能的。
面对身后二哥的“从而呼之”,李元吉不理不睬,拿出弓箭,对着李世民张弓就射,可结果确是“再三不彀”-----三次都拉不开弓弦。这叫什么事呀,心理素质也忒差了点,看见二哥就跟看见鬼似的,手都吓软了。电光火石间,三次挽救自己的机会就这样被李元吉自己生生错过。在这一刻,他和李建成的命运已经注定,再也没有任何力量、任何机会能使之回天。
此时,李世民的眼里只有哥哥李建成。他撇开弟弟李元吉,从容不迫地朝正在拼命奔跑李建成弯弓搭箭。
一箭。
仅仅一箭。李建成翻身落马,死于箭下。
看过本书前两部《潜龙在渊》和《乾坤一统》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李世民出神入化的箭法。以他的箭法造诣,即便是不当皇帝,当个狙击手也照样能在江湖上吃香的,喝辣的。这一特长改变了李世民的人生,看来,不光是现在,在古代,素质教育同样重要。
太子李建成死得十分平淡,没有和李世民面对面搏斗,也没有“英勇负伤”,在李世民的手起箭落间,这个唐朝的首任太子就无声无息地死去。两唐书上也只有“秦王射建成即死”、“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寥寥一语的记载。不知道李建成中箭落马的那一刻,有没有一种锥心的疼痛?不知道他死前有没有和亲手射杀他的亲弟弟有过哪怕半秒钟的目光对视?如果有的话,他的眼里会有泪水吗?会有乞求目光的流露吗。。。。。。。。
一切的一切,我们无从知晓。这一段历史,由于大家可以理解又难以理解的原因,千年之后的我们,看到的也许只是历史的一片飘飘衣袂的碎片。笔者个人推断,李建成的死相一定很惨不忍睹。他是在高速奔跑的马上中箭的,而且李世民在他的后方放箭,箭伤应该不是致命伤,最直接死因很可能是受伤后落马摔死的。马的最高时速能达到七十公里以上,李建成当时即使达不到这个马的极速峰值,但考虑到他所骑之马的名贵以及其急于逃命的心理,速度应该是很快的。而在头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从超过两米的高度,高速地摔落撞击地面,骨肉之躯是绝对经受不住的。所以说,李建成肯定是血肉模糊。
其实,不管当时摔下马的李建成有没有当场死亡,秦王府的伏兵都会冲上前去对他再一次刀剑相加的,因为他们知道,到了这种程度,即使所有的人能活,这个人都不能活。死是肯定的,但现在不少人,甚至是许多号称历史专家者,在讲解玄武门事变时,都说李建成被箭法出神入化的李世民一箭射中咽喉而死。 轻松幽默侃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