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北征南战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134节 红隼
“咯咯咯”
清晰的敲击声响起,波浪的涌动声中非常的灵异。
“谁?”
“黑星。”
有人应答,但是没有看到人影,五个小巧的手提箱放在门口,“别在海参崴待了,赶紧把东西送回去。”声音依旧在,但是人影依旧不见。
“是谁?”
“回答说是黑星,我记得这是拥有最高权限级的代号。”
“那应该没错,他这是命令我们把东西送回去。”
“是什么?”
“黑星的标记,看来真是黑星的命令,咱们立即准备回去。”
两天后,一架军用飞机停在西郊机场,三个人护着五个手提箱下机,在一个班的战士护送下,飞速融入夜色中。
“这是那里来的?”语气里充满怀疑。
“灰狼队里的同志搞回来的,出手的是黑星,看文件应该是真的。”
“黑星?那个有自主决定是否接任务的那个?那个不满意总部给的代号,自己给取了个黑星代号的?”
“是的,三天前,总部情报一室接到黑星对苏远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势态报告和分析,说明黑星恰好在哪里,可能是接到了消息,就出手了。”
“如果真的是他,那就不会错,美国那边,经他手安然回来八百多个爱国知识分子,欧洲那边也隐秘的赞助了一百五十多个知识分子归国,还有大批的科研设施和机械设备,我记得他还有个警惕美国渗和越南战争的报告。”
“列为绝密,转总参去,百万大军啊!得在东北地区进行好好的规划。”
“时不我待啊!现在时期,绝对不能影响苏联的援建项目进行,趁这个机会,各行业各部门都要好好的培养人才······”
重回红旗镇,让吴红烈有些恍然,这个新兴起的镇子,已经步入快速发展的大道。每个村的山货都用上了真空包装,是真正的真空包装。研究中心在今年七月就成功研发出真空包装机,但这也是计算机开发研究的一个副产品,蒙源为组长的计算机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
虽然大部分材料都只是从实验室中生产出来的,但是使用磁性芯片的计算机,比起电子管计算机来不仅体积缩小了很多倍,性能也增强了上万倍!这个划时代的计算机,二号样机已经通过了验证,被秘密研究机构抢走。如果不是蒙源再三强调这样的计算机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一号样机都会被抢走。
吴红烈来到实验室的时候,正遇到导弹小组的地对空试射。
房耀在旁边介绍;“红隼DK1型,DJ1,DD1的资料,我们分三个小组花了六个月的时间才吃透,各组之间花了两个多月交流融汇才着手试制,但从实验室组建开始试制各部件,花了将近一年半的时间,虽然有详细的资料,材料配方也基本上比较全,但是为了系统的掌握材料学,以及比对各种数据,我们做了大量的实验!所以现在这三型导弹虽然不能量产,但是以附属工厂的能力,每月可以生产这三型导弹各五十枚左右。”
“要钱是吧?”吴红烈一看房耀的神态就知道,这玩意便宜不了。
房耀点头;“DK1属于对空导弹,半主动雷达导引,今天是第一次试验,今天的五颗导弹,花光了我们组今年的经费。”
“经费没事,跟我大舅申报,我会调拨过来,还有你们需要的原材料,别担心。但是保密方面必须做好,快过年了,资料什么的是片纸个子都不能带回家属区的。”
实验的飞机来了,地面需要靠望远镜才能看清,是一架螺旋桨机拖着一个靶机。
吴红烈注意了一下,地面捕捉目标的雷达,布置在山腰往上的位置,虽然掩映在山岭之间,但是林林总总的,他看到了十几个!其中还有滴溜溜转动的雷达!这就是一个雷达群!心里不由得自豪,这些雷达都是附属工厂自己造出来的!
腾空而起的导弹不到两米长,尾部的浓浓白烟急剧喷出,引导机急速脱离,靶机依靠惯性向前飞行,一闪就是几秒过去,导弹在中段和后段的飞行速度非常快!明显可以看出修正飞行轨迹的动作,一头撞在靶机上爆炸!
远处第二架靶机悠然现身,这架靶机的速度很快,比第一架快了将近一倍,但是第二枚导弹非常准确的成功击中,这次没有爆炸,因为有意没有安装战斗部。
第三枚导弹和第四,第五枚导弹都是针对超音速喷气式飞机,都很成功的完成实验,击中目标!
这次的实验,不仅检验了导弹的性能,还检验了‘半主动雷达导引’的可行性,也检验了两款新型雷达的性能。
红娃手上的红隼导弹有五代的资料,地对空,地对地,空空,空舰,舰对舰,潜射等等九个大类,一百三十多个型号。最低的就是目前已经交给导弹实验室的七种型号导弹,都是红隼1型。这些导弹领先于时代最多也就是二十年的水平,除了电子方面,没有技术断代的因素,顶多也就是材料方面的难题。所以在电子方面取得突破后,吃透了资料后造导弹不是很难,难得就是经费!
吴红烈为什么非得要在上思弄一个大型的研究中心,还建设了硕大的附属厂区,就是因为材料方面。现在红旗镇长居人口一万五千多人,除了车队一百多人,务农的包括老弱在一起都不到三千人,其余的,大部分都在研究中心的附属工厂里面。连学校的孩子们,每天也有最少两节劳动课,是需要去保密性不那么强的工厂跟着师傅学徒的。吴红烈要求的不仅仅是学生们的理论知识,还要求他们有足够强的动手能力。
澳洲那边的钢厂,特种钢的订单全部都是红娃这里的,产量不大,但是按照每月的产量,三五年之内也能囤积起一部分量来。
现在旧金山的叶氏钢铁,凭借几款耐腐蚀的船钢,已经在西海岸地区牢牢的站稳了脚跟,新开发的一款铝合金,更是被航空业选中,虽然产量不大,但是利润可观。
新年在望,但是今年,明曦和孩子不会回来,她们最早也要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才会回来。现在广西这边是冬天,布里斯班那里却是阳光明媚的好天气时候。
研究中心已经汇集了两千多人,分六十几个项目组,其中很多人是从国外回来的,其中就有一部分是通过长坑集团归来的。
这些项目组,几乎都有吴红烈提供的资料,经过了消化期,现在正是逐渐出成果的时候。但是叶大舅牢牢把握住了吴红烈交代的原则,现在这些成果,不予以公开对外推出,自己内部用可以,还得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研究。
接连观看了七个项目的实验,吴红烈才回到研究中心。
原本这里最早只有四栋小楼,现在已经是占地接近十平方公里的研究中心,虽然其中有大片的厂区,但是有不少的实验室有大部分的建筑在山体之内!
车子开进这片区域,这里的规划还是以保持原生态为主,山头上绿树成荫,地势开阔的地方往往是厂房,实验室,低洼处是一处处的池塘,山间小水库,道路两边倒是整修过,种植了一些花卉,也修了不少上山的步道。一些地方,还在修建一些亭子,一路过去,也看到几个在休整的篮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等设施。
叶大舅笑容满脸,“红娃儿啊!你这事业做的对头!现在学校那里已经将近两千学生,高中部也办起来了,好些人希望把孩子送咱学校念书。”
“最让我高兴的是这个地方!去年,今年,几乎近万人在这里烧砖搞建设,那时候他们还是一盘散沙般的,现在他们都成了厂子里的工人。”
“老杨和他的几个徒弟,还有后来加入的搞建设的行家,一个个累惨了,四十多个厂子,虽然都不大,但分散在山坳之间,还有那么多的实验室,好大一部分都挖在山洞子里面建,那段时间,花钱如流水!还死了好几个做工的···”
“花了三千多万块,大舅我心肝都是打颤的,可是现在看看,值啊!”
吴红烈笑笑,三千多万那只是人民币,真算起来,包括输进来的仪器设备,前期材料可是超过三千万美金了。不过大舅说的对,值!
“大舅,这回我回来,账上给你转了一千万过来,研究中心和厂区新的工资标准出来了,这笔钱是供研究中心和附属厂开工资和购买原材料的,阿瑜下个月会回来一趟,帮着你把整个体系给理顺。”
车子停下,已经回到了学校这边,现在因为研究中心已经迁移了一公里多出去,学校这边空置的房子不少。
“明曦和小浩不回来?”叶大舅很失望。
“小浩太小,得等几个月。”吴红烈指着空置出来的房子,“这片区域全部划归学校,这些小楼可以提供给德高望重的老师住。”
“咱们这个学校学生还会多,因为咱们要协助愿意在红旗镇这边安家的研究人员,老师们安置家属。他们的小孩入学是需要考虑的,还有研究人员家属区的建设,也是要我们解决的,这中间空出来的一公里多地方应该足够。”
“学校现在是镇里负责投入,镇里每年的收入,投入学校较大。”叶大舅一直对学校的收费是采取低收费,缺额资金以前是吴红烈解决,但是去年年中开始,王胜就不同意让吴红烈负担,而是由镇里负担。
“好了,现在你可以把我回来的消息告诉他们了,咱们也得召集人来好好讨论讨论了。” 北征南战